【时 效 性】 | 有效 | 【颁布日期】 | 2006-07-25 |
【颁布单位】 |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 | 【实施日期】 | 2006-07-25 |
【法规层次】 | 财政部规范性文件 | 【文 号】 | 财建〔2006〕367号 |
【首选类别】 | 经济建设 | 【次选类别】 | |
【其它类别】 | 【其它类别】 | ||
【关 键 字】 | 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
中央有关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国土资源厅(局):
为加强和规范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
第一条为加强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规划纲要(2004~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预算内安排的,专项用于大中型危机矿山矿区深部及毗邻区预查和普查找矿工作的补助经费。
第三条凡符合《纲要》要求的国有大中型危机矿山企业(含国有控股矿山企业)均可申请专项资金。
专项资金优先安排地方财政、矿山企业已落实其他资金来源的项目。
第四条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应遵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财政财务规章制度,坚持“项目管理、专款专用、突出重点、讲求效益”的原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截留和挪用。
第五条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根据《纲要》有关要求,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管理专项资金。
第六条财政部主要负责专项资金的预算和资金管理,具体包括:
(一)参与项目的立项论证、实施过程中的日常管理等工作;
(二)确定专项资金年度总预算,并落实资金来源
(三)负责项目预算的审核、下达、调整及资金的支付管理等事宜;
(四)监督检查项目预算执行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并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绩效评价。
第七条国土资源部主要负责专项资金的项目管理,具体包括:
(一)组织编制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年度实施计划等;
(二)负责项目立项管理、技术管理、矿业权管理、质量管理、成果管理、日常实施管理等;
(三)编制年度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建议
(四)参与项目追踪问效和绩效考评工作。
第八条省级财政部门和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作为省级项目主管部门,其主要负责是:
(一)项目申报主体资质审查和矿业权设置审查
(二)专项资金的拨付及管理监督
(三)协调落实地方财政和矿山企业其他资金来源
(四)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和成果资料汇交。
第九条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根据《纲要》及实施方案,确定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和重点,并发布项目申报通知。
第十条省属矿山企业和中直企业按照申报通知的有关要求,向省级主管部门申报项目立项报告及相关资料。省级项目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本辖区(含中直企业)项目立项申报材料的初审。第十一条经初审合格的项目,由省级项目主管部门负责汇总向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申报。
第十二条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联合组织由技术和经济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对项目立项报告及经费支出预算进行论证、评估或评审,并将其结果进行公示。
第十三条经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由国土资源部按照分项目经费预算数,汇总编制年度项目经费预算安排建议,报财政部审定。
第十四条财政部按照预算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据国土资源部报送的项目预算安排建议,视当年预算安排情况审核下达项目预算。
第十五条项目勘查单位、外协单位和矿产预测等其他各类项目牵头单位原则上采取招投标等竞争方式确定。
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负责组织矿产预测类项目招投标
参与项目实施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第十六条省级财政部门和中直企业集团应按照项目实施进度,及时拨付项目经费。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专项资金拨付按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项目承担单位按照项目实施内容和财政规章制度,科学合理地使用资金。
第十八条专项资金用于与项目管理和实施相关的各项支出。主要包括:
组织实施费用于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工作的组织实施。专项资金不得用于与项目管理和实施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十九条专项资金项目经费一经下达,原则上不作调整
第二十条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应编写年度项目资金使用情况报告,按照财务隶属关系,逐级审核上报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
第二十一条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应于
省级财政部门和省级国土资源部门统一组织项目(含中直企业集团管理的项目)竣工验收和成果资料汇交,并将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和成果资料等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备案。
第二十二条对尚未通过项目竣工验收或未按时汇交成果资料的,应及时向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报告并说明原因。如有隐瞒不报或报送虚假资料的,取消该项目承担单位今后承担项目任务的资格。
第二十三条对未形成勘查成果的项目,由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认定。
认定后未形成勘查成果项目的专项资金,由省级财政部门会同省级国土资源部门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核销。
第二十四条对形成勘查成果的项目,成果处置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省级财政部门和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中直企业集团要加强对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建立项目跟踪反馈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及时处理和纠正项目经费使用中的问题,重大事项及时向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报告。
第二十六条财政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将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资金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
对未形成勘查成果核销事项中的弄虚作假、招投标过程中徇私舞弊、截留、挪用专项资金等违规行为,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将视情况给予通报批评,并相应采取停止拨款、终止项目、收回已拨项目经费、取消项目申报资格等处罚措施。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七条项目承担单位应加强项目资金管理,严格遵守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由财政部、国土资源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