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做好教育经费预算安排确保实现法定增长有关问题的通知

【时 效 性】 有效 【颁布日期】 2004-10-19
【颁布单位】 财政部 【实施日期】
【法规层次】 财政部规范性文件 【文  号】 财教〔2004〕146号
【首选类别】 教科文 【次选类别】
【其它类别】 【其它类别】
【关 键 字】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教育投入的规定,科学安排财政预算,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教育投入力度,较好地保证了预算内教育经费依法增长。同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也从1998年2.59%提高到2003年的3.33%。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但是,必须看到,确保预算内教育经费依法增长,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DP4%的目标,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为进一步做好预算内教育经费安排工作,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级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依法理财的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掌“五个统筹”的要求,把教育作为财政支持的重点。在安排年初预算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调整支出结构,合理安排教育经费预算,确保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口径,要严格遵守《财政部关于统一界定地方财政经常性收入口径的意见》(财预[2004]20号)的规定。对于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超收部分,也要按照上述要求和分配原则,“安排教育经费,确保全年预算执行结果实现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的要求。

    二、按照中央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在年初预算安排的新增教育经费和在预算执行当中用超收安排的教育经费,应当主要用于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省和地(市)级财政部门要通过完善对下财政管理体制,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增强辖区内财政困难县义螽敛育经费的保障能力。县级财政部门要把义务教育作为投入重点,加大投入力度,提高保障能力,建立和完善教职工工资保障机制、校舍维护改造保障机制以及公用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

    三、各级财政部门要加强教育经费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财政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制止挤占、挪用、浪费和各种违规使用教育经费的现象。要逐步建立教育经费使用的绩效考评体系,切实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

    四、每年年初,省级财政部门要将上年度辖区内预算内教育经费法定增长情况上报财政部。财政部将把各地落实预算内教育经费法定增长情况,纳入中央对地方教育专项资金”以奖代补“指标体系,在分配有关教育专项资金时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

 

                                                     

主办单位:北京京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页面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