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效 性】 | 废止 | 【颁布日期】 | 1998-04-01 |
【颁布单位】 | 财政部/科学技术部 | 【实施日期】 | |
【法规层次】 | 财政部规范性文件 | 【文 号】 | 财预字〔1998〕103号 |
【首选类别】 | 教科文 | 【次选类别】 | |
【其它类别】 | 【其它类别】 | ||
【关 键 字】 | 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
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科委:
附件一:科学事业单位 1997年12月31日
|
附件二:
行号 | 转 | |||
1 | 拨入事业费 | 余额转入“财政补助结存”科目的贷方 | ||
2 | 周转金 | 1.如有主管部门拨入流动资金形成的,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明细科目的贷方;2.如有按原财务制度规定提取形成的,余额转入“专用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明细科目的贷方。 | ||
3 | 固定基金 | 余额转入“固定基金”科目贷方 | ||
4 | 折旧 | 余额转入“固定基金”科目贷方 | ||
5 | 引入投资 | 余额转入“其他应付款”科目贷方 | ||
6 | 借入资金 | 余额转入“借入款项”科目贷方 | ||
7 | 应付及暂存款 | 1.如有应付商业票据的,余额转入“应付票据”科目贷方;2. | 原科目如有借方(付方)余额则反方向结转 | |
8 | 拨入专项资金 | 余额转入“拨入专款结存”科目贷方 | ||
9 | 合同预收款 | 余额转入“合同预收款”科目贷方 | ||
10 | 课题费用结算 | 结帐后无余额 | ||
11 | 专用基金 | 1.如科技发展基金明细科目中有按新财务制度提取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的,余额转入“专用基金——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科目的贷方;2.如有单位联营投资和购买有价证券的,余额转入“事业基金——投资基金”明细科目,其他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明细科目的贷方;3.“固定资产更新基金”明细帐余额转入“专用基金——修购基金”明细科目的贷方;4.“职工奖励基金”和“集体福利基金”明细帐余额转入“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明细科目的贷方; | 同第5行 | |
12 | 事业收入 | 结帐后无余额 | ||
13 | 收益 | 如有收支亏损的,余额转入“事业结余分配”或“经营结余分配”科目的借方 | ||
14 | 拨出经费 | 结帐后无余额 | ||
15 | 预付合同款 | 余额转入“预付合同款”科目的借方 | ||
16 | 事业费支出 | 结帐后无余额 | ||
17 | 在研课题费用 | 结帐后无余额 | ||
18 | 在制产品费用 | 1.中间实验产品的成本,余额转入“试制成本”科目的借方;2. | ||
19 | 劳务费用 | 结帐后无余额 | ||
20 | 院(所)管理费 | 结帐后无余额 | ||
21 | 研究室(车间)管理费 | 结帐后无余额 | ||
22 | 待摊费用 | 余额转入“待摊费用”科目的借方 | ||
23 | 应收及暂付款 | 1.如有因销售产品、技术转让、提供技术服务等应向其他单位收取的款项,余额转入“应收帐款”科目的借方;2.如有因销售产品、技术转让、提供技术服务而收到的商业承兑汇票,余额转入“应收票据”科目的借方;3. | 原科目如有贷方(收方)余额则反方向结转 | |
24 | 专项支出 | 结帐后无余额 | ||
25 | 联营投资 | 余额转入“对外投资——其他投资”明细科目的借方 | ||
26 | 银行存款 | 1.如有余额转入“银行存款”借方;2.如有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证存款等,数额较大的,余额转入增设的“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借方 | ||
27 | 外汇存款 | 余额转入“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 | ||
28 | 现金 | 余额转入“现金”科目的借方 | ||
29 | 库存器材 | 余额转入“库存材料”科目的借方 | ||
30 | 科技产品 | 余额转入“科技产品”科目的借方 | ||
31 | 有价证券 | 1.如有外币现金,余额转入“现金”科目的借方;2. | ||
32 | 固定资产 | 余额转入“固定资产”科目的借方 | ||
33 | 无形资产 | 余额转入“无形资产”科目的借方 |
附件三:
行号 | 转 | |||
1 | 余额转入“固定基金”科目的贷方 | |||
2 | 余额转入“固定基金”科目的贷方 | |||
3 | 拨入经费 | 1.如有1997年度及以前年度未完项目的,余额转入“财政补助结存”科目的贷方;2.如有1997年度及以前年度结余的,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明细科目的贷方;3.如有预拨1998 | ||
4 | 抵支收入 |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5 | 经费包干结余 | 1.“事业发展基金”明细科目,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明细科目的贷方;2.“职工福利基金”明细科目,余额转入“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明细科目的贷方 | ||
6 | 业务收入 |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7 | 事业收入 |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8 | 预算外收入 | 余额转入“事业结余分配”科目的贷方 | ||
9 |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10 | 应缴预算收入 | 如有余额转入“应缴预算款”科目的贷方 | ||
11 | 经费暂存暂存款 | 1.如有应付商业票据的,余额转入“应付票据”科目的贷方;2. | 原科目如有借方(代方)余额则反方向结转 | |
12 | 合同预收款 | 余额转入“合同预收款”科目的贷方 | ||
13 | 事业专项周转金 | 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的贷方 | ||
14 | 1.“事业发展基金”明细帐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的贷方;2. | |||
15 | 1.如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或主管部门借入的,余额转入“借入资金”科目的贷方;2. | |||
16 | 结余 | 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明细科目的贷方 | ||
17 | 收益 | 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明细科目的贷方 | ||
18 | 余额转入“拨入专款结存”科目的贷方 | |||
19 | 拨入差额补助费 |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20 | 如有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明细科目的贷方 | |||
21 |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22 | 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的贷方 | |||
23 | 服务收入 | 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的贷方 | ||
24 | 销售收入 |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25 | 产品收益 | 余额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的贷方 | ||
26 | 经费支出 |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27 | 拨出经费 | 1.在科目结帐后一般应无余额;2.如有预拨1998 | ||
28 | 应返还限额 | 余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借方 | ||
29 | 经费暂付 | 余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借方 | ||
30 | 业务支出 |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30 | 事业支出 |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32 | 预算外支出 |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33 | 1.如有因销售产品、商品、提供劳务等收到的商业票据转入“应收票据”科目的借方;2.如有因销售产品、商品、提供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或学术、科普等活动,应向购货、受让单位收取的款项,转入“应收帐款”科目的借方;3.如有设备材料采购预付款数额较大的,余额转入增设的“预付购货款”科目的借方;4.如还有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的,余额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借方 | 原科目如有贷方(收方)余额则反方向结转 | ||
34 | 余额转入“预付合同款”科目的借方 | |||
35 |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36 | 1.如有借给所属单位有偿使用的款项,余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借方;2. | |||
37 | 年终与拨入专项资金对冲后无余额 | |||
38 | 年终与“拨入专项资金”对冲后无余额 | |||
39 |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40 |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41 | 服务费用 |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42 | 产品成本 | 1.如有中间实验产品的成本,余额转入“试制成本”科目的借方;2. | ||
43 | 已销产品成本 |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44 | 余额转入“固定资产”科目的借方 | |||
45 | 经费限额 |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46 | 经费存款 | 余额转入“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 | ||
47 | 经费现金 | 余额转入“现金”科目的借方 | ||
48 | 余额转入“对外投资——债券投资”明细科目借方 | |||
49 | 经费材料 | 余额转入“库存材料”借方 | ||
50 | 年终结帐后无余额 | |||
51 | 其他存款 | 余额转入“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 | ||
52 | 余额转入“银行存款”科目的借方 | |||
53 | 余额转入“现金”科目的借方 | |||
54 | 余额转入“库存材料”科目的借方 | |||
55 | 产成品 | 余额转入“科技产品”科目的借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