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财政规章中行政处罚条款的通知

【时 效 性】 有效 【颁布日期】 1998-03-23
【颁布单位】 财政部 【实施日期】 1998-01-01
【法规层次】 财政部规范性文件 【文  号】 财法字〔1998〕9号
【首选类别】 财政法制 【次选类别】
【其它类别】 【其它类别】
【关 键 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和国务院《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通知》(国发[1996]13号)的要求,我部对现行财政规章中行政处罚进行了全面清理。经研究并商有关部门同意,决定对部分财政规章中行政处罚条款予以废止和修改。现通知如下:

    一、废止19871125日全国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办公室、国家计委、国家经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部、公安部发布的《关于违反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规定的处理暂行办法》[87)控购字第10]第六条。

    原规定如下:“第六条 违反国家对专项控制商品管理规定的,应根据情节轻重及对错误的认识程度,分别予以通报批评、处以罚款、没收所购商品等处罚。

    一、对讲排场,摆阔气,不顾国家规定,不听有关部门劝阻,明知故犯,弄虚作假的,除通报批评、没收所购商品外,情节严重的,还应当处以所购商品原价10%以下的罚款。

    二、自作主张,乱拉资金,乱购商品的,除责令退货,通报批评外,应当处以相当于所购商品原价10%以下的罚款。

    三、擅自购买专项控制商品,确因不明政策,而所购物品属当前必需,符合配备标准,资金来源符合财务制度规定,又是从合法渠道购进的,对其错误有深刻认识并作认真检查的,可给予补办控购审批手续。如对其错误没有认识,并拒不检查的,给予通报并罚款。

    对上述一、二两项违反专项控制商品管理的直接责任者和单位领导人,可视情节处以相当于2个月基本工资以下的罚款,并建议其上级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二、废止19931231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一级自营商管理办法(试行)》[93)财国债字第100]第二十五条。

    原规定如下:“第二十五条  对利用国债代保管凭证等手段,超售国债为本单位筹资的,没收其全部超售金额,并处以超售额30%100%的罚款。”

    三、修改1993512日财政部、国家海洋局发布的《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93)财综字第73]第三十条。

    原规定如下:“第三十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者,酌情给予警告、责令其补交海域使用金、补偿经济损失、吊销海域使用证或处以1万元以下罚款:

    1.未经批准擅自使用海域的;

    2.不按使用证要求使用海域的;

    3.未缴纳海域使用金的。”

    现修改为:“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者,酌情给予警告、责令其补交海域使用金、补偿经济损失或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1.未经批准擅自使用海域的;

    2.不按使用证要求使用海域的;

    3.未缴纳海域使用金的。”

    四、修改19931231日财政部发布的《外商投资企业执行新企业财务制度的补充规定》[93)财工字第474]第二十八项。

    原规定如下:“(二十八)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违反财务制度的处罚问题。外商投资企业未按规定期限缴纳土地(海域)使用费或国家对中方职工的物价等项补贴的,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金额2‰的滞纳金。

    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限期纠正外,给予5000元人民币以下的罚款:

    1.未按规定提交批准证书、营业执照、合同、章程等文件以及为动注册资本文件复制件的;

    2.未按规定办理验资手续的;

    3.未按规定报送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的;

    4.违反成本费用开支范围,随意摊提成本费用弄虚作假的;

    5.未按规定缴纳土地(海域)使用费和国家物价等项补贴滞纳金的;

    6.未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擅自预分利润的;

    7.投资者违约未按国家规定纠正并承担违约责任而分配利润的;

    8.其他违反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行为,情节比较严重的。”

    现修改为:“(二十八)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违反财务制度的处罚问题。外商投资企业未按规定期限缴纳土地(海域)使用费或国家对中方职工的物价等项补贴的,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金额2‰的滞纳金。

    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除限期纠正外,主管财政机关还可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1.未按规定办理财政登记的;

    2.未按规定办理验资手续的;

    3.未按规定向主管财政机关报送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

    4.未按规定报送企业财务会计报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的;

    5.违反成本费用开支范围,随意摊提成本费用弄虚作假的;

    6.未按规定缴纳场地使用费和国家物价等项补贴滞纳金的;

    7.未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在企业缴纳所得税前提前收回投资的;

    8.未经主管财政机关批准,擅自预分利润的;

    9.投资者违约未按国家规定纠正并承担违约责任而分配利润的;

    10.其他违反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行为,情节比较严重的。”

    五、修改1995106日财政部发布的《地方财政周转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地字[1995]133号)第二十四条。

    原规定如下:“第二十四条  财政监督监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定期对财政周转金的管理及占用费的作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对采取隐瞒预算收入、转移预算资金等方式增加的财政周转金,应全部没收,上缴上一级财政。”

    现修改为:“第二十四条  财政监督监察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政策法规,定期对财政周转金的管理及占用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应当责令其限期纠正。”

    以上通知自199811日起执行。

主办单位:北京京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页面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