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财政部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

【时 效 性】 废止 【颁布日期】 1995-05-11
【颁布单位】 财政部 【实施日期】 1995-01-01
【法规层次】 财政部规范性文件 【文  号】 财外字〔1995〕179号
【首选类别】 统计评价 【次选类别】
【其它类别】 【其它类别】
【关 键 字】 财政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为了综合评价和反映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经济效益状况,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据我部财工字[1995]7号“关于印发《财政部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精神,制定了《财政部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现印发给你们,从1995年1月1日起执行。执行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函告我部。

  附件:财政部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附件:财政部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试行)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为了综合评价和反映对外经济合作企业经济效益状况,我们经过深入调查研究,结合外经企业特点,制定了一套外经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这套指标体系包括: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投资收益率)、资本保值均值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应收帐款周转率、创汇每美元成本、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等10项指标。10项指标解释如下:  1.营业利润率:用于衡量企业营业收入的获利水平,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率=──────×100%              营业收入净额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营业外收支净额-投资收益  2.总资产报酬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分部资产获利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利润总额+利息支出  总资产报酬率=─────────×100%                  平均资产总额  平均资产总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3.资本收益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投资者投入资本获得收益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净利润  资本收益率=────×100%              实收资本  投资收益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对外投资获得收益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投资净收益  投资收益率=─────-×100%               投资总额   4.资本保值增值率:主要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完整性和保全性。计算公式为:                   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  资本保值增值率=──────────×100%                   期初所有者权益总额  资本保值增值率等于100%,为资本保值;资本保值增值率大于100%,为资本增值。  5.资产负债率:用于衡量企业负债水平高低情况。计算公式为:        负债总额  投资负债率=────×100%        资产总额  6.流动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偿付即将到期债务的能力,又称短期偿债能力比率。计算公式为:       流动资产  流动比率=────×100%       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用于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上运用随时可变现资产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计算公式为:       速动资产  速动比率=────×100%       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  7.应收帐款周转率:用于衡量企业应收帐款周转快慢,计算公式为:                     应收帐款额  应收帐款周转率=─────────×100%                   平均应收帐款余额  平均应收帐款余额=(期初应收帐款余额+期末应收帐款余额)÷2  8.创汇每美元成本:用于衡量企业创汇能力,计算公式为:           营业成本(人民币)  创汇每美元成本=───────────×100%                  营业外汇收入净额(美元)  9.社会贡献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全部资产为国家成社会创造成支付价值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  社会贡献率=─────────×100%          平均资产总额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即企业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的价值总额,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不包括支付驻在国当地人员的工资、奖金和津贴等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增值税、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收(不包括向驻在国政府缴纳的各种税款)、净利润等。  10.社会积累率:用于衡量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中多少用于上交国家财政。计算公式为:        上交国家财政总额  社会积累率=─────────×100%        企业社会贡献总额  上交国家财政总额:包括应交增值税、应交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收。  上述外经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是从企业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等二方面来考虑的,其主要特点:一是中国特色与国际惯例相结合。充分考虑外经企业经营特点,既符合改革后的企业税收制度和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又尽可能参照国际上通行的指标体系,采用科学、合理、公正的评价企业经济效益的方法。二是注重综合评价。从企业投资者、债权人以及企业对社会的贡献等三方面,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资本保值增值情况、企业资产负债水平和偿债能力、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水平。三是兼顾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反映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情况,改变过去用合同额、营业额来衡量企业经营状况和效益。用实现税利或上交税利多少来衡量企业贡献大小的做法。  目前我们正在抓紧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包括拟定各项指标的权数、标准值以及综合评分办法等。并将通过定期公布的方式供有关方面参考。

主办单位:北京京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页面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