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效 性】 | 失效 | 【颁布日期】 | 1992-05-12 |
【颁布单位】 | 财政部 | 【实施日期】 | |
【法规层次】 | 财政部规范性文件 | 【文 号】 | 财国债字〔1992〕31号 |
【首选类别】 | 国库管理 | 【次选类别】 | |
【其它类别】 | 【其它类别】 | ||
【关 键 字】 | 财政部门办理国债券还本付息帐务处理及实际兑付办法 |
1992年是我国到期国债兑付的又一个高峰年,到期国债种类多、数量大、利率和计息期复杂,各地区要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认真做好今年的兑付工作。为便于各地部署工作,现将财政部门办理
1.财政部门所属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国债服分部、事务所等均可做为财政部门的兑付网点办理到期国债的兑付业务。邮电部门、投资银行办理兑付可做为财政部门的代办点,直接与同级财政部门办理兑付资金的拨付及已兑付国债券的解缴。
2.财政部门的兑付网点、代办点办理兑付业务,帐务处理及实际兑付办法按(90)财国债字第51号文件《财政部门办理国债券还本付息帐务处理及实际兑付办法》规定执行;已兑付国债券的清理、解缴、销毁办法按(
3.考虑到财政部门兑付资金结算同财政年度的一致性,财政部门兑付网点兑付期为:国库券7月1日至11月30日;保值公债9
4.邮电部门、投资银行及其它代办点的兑付期为:国库券7月1日至9月30日;保值公债9月1日至10月31日。兑付期终了,各代办点应在1
5.根据(
6.“附件一”所列
7.为便于兑付资金的管理与结算,今年兑付资金的拨付,采取在兑付期前由我部发文下达资金指标,随后按调度款的办法拨付。各地方总会计在收到资金后,立即拨付到国债主管职能处或下级财政部门。
8.兑付期终了,各省的国债主管职能处应在
9.常年兑付资金于下年初另行拨付,当年已拨付的常年兑付资金在兑付期开始后纳入正常兑付资金渠道统一管理、核算。
10.为便于财政部掌握兑付进度,各地区应在兑付高峰月(国库券7月、保值公债9月)的每旬后5
11.兑付期终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应根据当年实际兑付情况填制“1992
12.已兑付国债券的销毁工作程序复杂,责任重大,各级财政部门务必对此项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清点、复点、运送、销毁程序请严格按《财政部门已兑付国债券销毁办法》的规定执行。做到兑付盖章(付讫章),收券复点,销券打洞,监销抽查,层层把关,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13.考虑到近年来财政系统兑付量越来越大,已兑付国债券全部到省集中销毁有困难,各省可选择2—3个有条件的地(市)为销毁点,由省财政厅派员亲临组织销毁。销毁工作务必于次年3月底前完毕,并请将销毁表、公证书及时上报财政部。
14.切实加强防假反伪工作。各地在兑付开始前要对有关人员进行防假培训,增强防假意识和技能。在兑付工作中要认真查验券面的颜色、图案、花纹等,防止误收误兑。发现假券特别是机制假券,要查明情况,追究来源,并及时报公安部门立案侦破。
15.国库券、保值公债兑付手续费为兑付本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