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效 性】 | 010183242/2019-06300 | 【颁布日期】 | |
【颁布单位】 | 新政办发〔2016〕号 | 【实施日期】 | |
【法规层次】 | 2016-12-22 | 【文 号】 | 其他 |
【首选类别】 | 【次选类别】 | ||
【其它类别】 | 【其它类别】 | ||
【关 键 字】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文 件
新政发〔2016〕129号
关于加快现代马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州、市、县(市)人民政府,各行政公署,自治区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新疆是我国传统的养马大区,有着悠久的养马历史、浓厚的马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新疆马业逐步由传统马产业向现代马产业发展,文化品质逐年提高,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日益突显。全面提升新疆马产业层次,打造马产业链条,有利于促进新疆传统优势资源转换、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农牧民增收,有利于民生持续改善及社会和谐稳定。为加快新疆现代马产业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坚持优势优先、先易后难、重点突破,坚持政府指导、市场引导、企业主导,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补短板,不断优化马产业优势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大力发展现代育马产业、饲草料产业、体育运动产业、调教训练产业、旅游休闲产业、文化产业等,培育壮大一批马产业重点企业,构建现代马产业体系。
(二)目标任务。到2020年,全区马匹存栏达到100万匹,其中:产品用马60万匹,役用马20万匹,休闲文化娱乐业用马10万匹,育马业用马8万匹,体育竞技比赛用马2万匹;马产业的一、二、三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吸纳劳动力就业5万人以上。重点打造育马养殖为基础,赛马赛事为牵引,文化旅游为重点,产品马业上规模,饲草训教成产业,交流交易成常态的现代马产业体系。
二、建立现代马繁育生产体系,提升新疆马的品质与价值
(三)合理定位马培育方向。实施《新疆马遗传改良计划(2016—2025年)》,发挥地方马优良特性,立足本地品种选育,重点培育运动性能好、耐力强的专门化新品种(系)。以伊犁马发展为中心,适度引进国外优秀运动马品种,改良提高地方马生产性能,着力培育高品质的运动马。加大种公马站建设,推广先进实用繁育技术,扩大马品种改良覆盖面。
(四)加强核心种马场建设。加快建设种马场,加强伊犁马的品种改良选育和原种保护工作,大力提升伊犁马品质,做大做强伊犁马品牌;扶持运动马等良种马扩繁场建设,提高优质马供种能力,促进全区马匹改良并为休闲娱乐、体育竞技赛马提供优良马匹。开展良种马登记工作,力争5年内建成20个良种马繁育场,年供种能力达到3000匹以上。
(五)推进马品种改良。加快利用伊犁马改良繁育礼仪仪仗马,建立中国礼仪马培育基地,组建礼仪仪仗马队,服务国家外交需要。实施良种马补贴政策,支持国外专门化马品种的优良种马引进,开展纯种繁育推广;鼓励农牧养殖户(场)购置优质种公马,发展良种马生产。推广先进实用繁育技术,实施良种马细管精液补贴和种公马站建设补助政策,利用良种马扩繁场和种公马站的优质种质资源,扶持农牧养殖户大力开展马品种改良,提高农牧民的马匹品质和价值,促进农牧民增收,力争5年内在马业主产区建成40个马配种站,积极开展冻精配种、胚胎移植等先进技术,以加快马品种改良进程。
三、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现代马产业经营体系
(六)大力发展赛马业。强化运动马培育基地建设,建立一批适应市场需要、生产体系完备、科技水平较高的运动马繁育场,力争年产运动马10000匹以上,为区内外赛马产业输送优良马匹。力争5年内在赛马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3—5个与国际接轨的核心赛马场,在具备马文化体育活动基础的地(州、市)、县(市)配套建设赛马场。建立分类分级赛马制度,推广国际化赛事规则,培育赛马企业;加大赛事品牌建设,支持举办全国性、国际性的重大赛事,创办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瞩目的品牌赛事,将新疆打造成为国内乃至中亚主要的马竞技赛事区。积极争取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支持以北疆为重点,建立巡回赛马制度,构建现代赛马组织运行体系,推动赛马常态化,逐步推进我区传统赛马赛事与国际接轨。
(七)全面发展产品马业。加快马规模养殖基地建设,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促进畜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鼓励建立6—8个存栏5000匹以上孕马尿采集养殖基地、10—20个年存栏5000匹以上的乳用肉用马养殖专业乡(镇、场)。依托养殖基地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强、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马生物制品、马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大力开发马生物制品、马乳制品、马肉制品、皮革制品等产品,形成产业集群,提高马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八)加快发展马休闲产业。布局建设马文化运动休闲体验基地,鼓励和支持企业在各地中心城市及周边建设马术俱乐部、马主题公园等专业马术场馆,引导和支持企业及农牧民创办马民俗风情园、马疗养健体会所、马术休闲场、野骑俱乐部、马戏游乐园等休闲娱乐场所,开发以马为要素的多元化休闲娱乐项目,为城乡居民营造时尚、健康、向上的休闲娱乐场所,推进马休闲产业及与之有序衔接的其他休闲娱乐康体服务业发展。
(九)创新发展马文化旅游产业。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结合自身旅游业发展,组织举办以马为主要元素的节庆活动,培育新疆特色的马文化旅游品牌,丰富各族群众生活;鼓励各地建设各具特色的马博物馆、马文化展览馆,使其成为区内外游客了解、感受、体验新疆马文化的窗口;鼓励企业、行业协会利用现有会展平台,创办各类马产业博览会、马产业马文化论坛,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和发展会展旅游;鼓励企业建设马文化演艺场馆,创编新疆特色的马文化产品和节目,以精彩的马文化表演活动带动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支持少数民族群众利用其传统手工艺制造技术,加工生产马专用装备,鼓励企业和个人创作与马有关的书籍、影视作品,以及艺术品、工艺美术品等,延伸扩展马文化产业,丰富马文化旅游资源。
(十)加速发展马术训教产业。推进马训教基地建设,引导企业建设一批设施完备、符合国际赛事标准的运动马调训基地,充分发挥各少数民族群众擅长驯马的优势,驯养适应专业比赛的运动马和休闲需要的骑乘马、表演马等,提高马匹价值并带动就业。鼓励和支持马术俱乐部、赛马场、育马场利用自有马匹资源及设施设备,创建各类马术培训学校(基地),大力开展青少年马术培训,以马术专业学习、马术短期培训、马术夏令营、中外马术学校联合办学等多种培训模式,普及推广马术。
四、加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升马产业发展保障水平
(十一)加强马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大马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科技转化平台、技术推广平台和人才培养平台建设,提升马产业社会化服务能力。支持农业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建立马产业研究院、马属动物重点实验室、马生物工程技术中心,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拓宽马在食品、化工、医药等其他领域的应用,开发新产品。创新科研体制机制,建立产学研基地,破解现代马产业发展关键技术。加快推进马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发布马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目录,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提高新疆马产业发展科技水平。
(十二)加快马产业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支持农业院校开设马产业相关专业,支持发展马产业中职、高职教育。大力培养马饲养员、马繁殖工、马兽医及驯马师、骑师、钉蹄师、马房经理等专业人才。
(十三)加大马饲草料生产体系建设。结合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支持马饲草料种植,整合高标准农田节水改造、退耕还草、退牧还草、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加快优质饲草料基地建设,夯实马产业发展物质基础。强化马专用饲草料良种引进、丰产栽培、生产加工储藏等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培育加工龙头企业,开发生产各类型马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专用马饲料,合理规划布局马饲草料种植区域,建立与马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饲草料生产能力,力争年产专用饲料20万吨以上。
(十四)强化马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加快完善马疫病防控体系,积极推进马属动物无规定疫病区建设,支持马疾病防控、马保健新技术和马专属药品、疫苗、保健剂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推广应用,提高马疫病防控成效;鼓励和支持大型涉马企业、赛马场建立2—3座国内一流的马医院,支持重点养马地区建设一批马诊疗服务机构,增强马产业健康发展保障能力。
(十五)推进马产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鼓励建立马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马品种登记、马病检测与防控、马饲料产品、马产品加工、马设备装备、赛马赛事等各类数据库,为马产业信息管理、交易及马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支撑。鼓励企业建设互联网交易平台。
(十六)深化马产业科技合作与交流。支持马产业优势区建立马业国际合作基地,与马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马业经济、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推进马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支持马匹主产区建立马拍卖交易中心,定期开展马匹拍卖交易活动,创办国际化、专业化的马拍卖交易会,为区内外及周边国家马匹拍卖交易搭建平台。
五、加大马产业的政策支持
(十七)加大对马产业的财政金融支持。自治区财政每年统筹安排3000万元马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马良种繁育体系、疫病防控、饲草料种植加工、人才培养、规模养殖及马产品开发、认证等关键环节建设。各级人民政府和各有关部门每年安排的畜牧业项目资金中,要统筹安排马产业发展资金并适度倾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安排彩票公益金对我区马产业的支持。设立马产业发展基金,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开展马产业PPP合作模式,吸引区内外大型企业集团、民间资本和工商资本投入马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借助区内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实现股权交易或债券融资。引导和鼓励新疆股权交易中心加大对马产业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探索设立马产业专板,发挥新疆股权交易中心政策与融资支持平台作用。鼓励金融机构根据马产业发展特点,开发信贷新产品,加大对养马户和马业企业的信贷支持。引导和支持保险公司大力开发马产业保险市场,积极争取将马纳入畜牧业政策性保险范围,增强马产业抗风险能力。发挥各级农业信贷融资担保机构作用,为马产业发展提供贷款担保。
(十八)强化马产业的政策落实。马产业涉及体育、旅游、文化、高新技术、现代畜牧业、食品、生物制药等领域,自治区设立马产业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推进马产业技术成果转化;安排马产业教育专项资金,实施马产业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各地要结合实际,按照国家和自治区支持相关产业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最优政策措施,落实好马产业发展中有关优惠政策。要将马博物馆、马展览馆、传统民族体育赛马场、马主题公园等公益性、群众性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十九)加大边境地区马产业的扶持。我区32个边境县市马匹存栏约占全疆的48%,马在边境地区具有特殊作用,是边境县市固边富民和精准脱贫的优势畜种,要积极推进马产业发展与扶贫脱贫工作有机结合,整合扶贫开发、兴边富民、精准扶贫、对口援疆等项目资金,加大马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品种改良、传统民族体育赛马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将农牧民的马匹改良配种纳入自治区“短平快”项目,将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马产业纳入自治区财政金融支持脱贫攻坚政策,将边境地区马产业发展纳入自治区脱贫固边政策。推进边境县市马优势资源转化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挖掘边境县市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打造特色马文化品牌,大力发展以马为主要元素特色旅游产品,促进边民就地就近就业和边防巩固。
六、加强对马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政策宣传
(二十)加强组织领导。加快现代马产业发展是自治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自治区成立推进马产业发展工作协调小组,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推进马产业发展。各地要将推进马产业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结合实际制定支持马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和相关措施。各级发改、经信、教育、科技、民宗、公安、民政、财政、国土、水利、农业、畜牧、商务、文化、税务、工商、广电、体育、旅游、金融等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相互协调配合,予以大力支持,共同推进以马产业为内容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协同推进新疆马业提质增效。
(二十一)强化行业社团组织建设。支持马业协会、马术运动协会、马育种协会、马兽医协会、马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机构建设,发挥社团组织的自治作用,承接政府向社会转变的行业管理及服务职能。推进行业交流与合作,引进、推广优质马种资源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装备、生产工艺及成熟的产业运作模式、管理方法。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各类专家优势,组织制定马产业发展质量技术标准,破解马业发展中的政策瓶颈和生产技术难题。强化各地各类马业社会组织的联动,切实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统筹推进马产业发展。
(二十二)加大宣传工作力度。自治区各级各类媒体要创新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马产业发展在促进传统优势资源转换、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农牧民增收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良好的马产业发展政策、政务、人文及市场环境。积极与中央媒体、国内知名媒体开展合作,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不断提升新疆马产业的知名度,推进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交流,营造促进新疆马产业快速发展的有利环境。
2016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