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法规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法规
名称 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粮食自给工程资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颁布单位 发文文号 粤财农[1996]179号
法规类型 101100 所属行业 120
有效与否 广东 发布日期 1996-09-10

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水利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粮食自给工程资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null

发布日期:1996-09-10 信息来源: 访问量:? 字体 :[ 大 ][ 中 ][ 小 ]

    各市财政局、农业局、水利局(深圳、东莞除外):现将《广东省粮食自给工程资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过程之中有什么问题,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1996年9月11日

 广东省粮食自给工程资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实现粮食自给工程资金(以下简称自给资金)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资金投入的使用效益,根据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制发的《粮食自给工程资金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自给资金项目管理,是指对自给资金项目的规划、立项、实施、反馈、验收及资产登记等资金运行过程所进行的计划、控制和监督。

    第三条  本细则适用范围包括中央财政安排、省财政安排、市、县财政配套的自给资金,及引导、启动的乡、村集体和农民自筹资金。乡、村集体和农民自筹资金是指乡(镇)、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为参与自给资金项目建设而筹集的资金及劳务、物资折款。

    第四条  粮食自给工程围绕我省粮食生产"提高自给,巩固平衡,改善结构"为政策目标进行上规模、高档次、集中连片的农业、水利、农机综合配套建设。

    第五条  自给资金项目管理,由财政部门牵头,财政、农业、水利、农机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第二章  资金的筹集

        第六条  自给资金,以每年中央分配给我省的财政指标为财政总投资规模。

    第七条  自给资金,实行分级配套安排的办法。配套比例为:中央、省拨款的58%,市配套20%县(市)配套22%.第八条  各级应配套安排的资金,必须在年初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以保证资金及时到位。

    第九条  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每元财政资金引导乡、村集体和农民自筹资金不能少于1元。

    第十条  乡、村集体和农民自筹资金应纳入粮食自给工程项目建设的资金规划,其中货币资金部分在项目开工前存入县、乡财政专门账户,统筹安排使用。

    第三章  资金的分配和拨付

        第十一条  "九五"期间自给资金分三个投资期进行投入:1996年度为第一投资期,1997年-1998年度为第二投资期,1999-2000年度为第三投资期。

    第十二条  省财政按中央最终审定的我省实施规划,及各有关市及项目县前一投资期的项目管理情况,下达指标,指标的下达将体现奖惩原则。在每年的第一季度,中央财政将指标下达到我省后,省财政将联合农业、水利等部门及时将资金下达到有关市,有关市应将资金及时下达到项目县。

    第十三条  为加强资金管理,对县以下的项目,通过乡(镇)财政所拨付;县(市)以上建设的项目,资金由同级财政直接拨付。

    第十四条  为加强自给资金项目管理,根据中央安排给我省的粮食自给工程资金项目管理,省财政将按规定配套安排;安排给市、县的管理费,按照"中央、省拨款58%,市县配套安排42%"的比例,要求从财政预算配套安排。除此之外,不允许从"粮食自给工程资金"提取管理费。

    第十五条  "粮食自给工程资金项目管理工作经费"由各级财政部门统一安排和使用,主要用于规划编制、项目评估、检查验收、成果宣传、档案管理、自给资金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的奖励等工作环节中必要开支。

    第十六条  要加强自给资金铁核算管理,年终必须认真编制决算报表逐级上报。

    第四章  项目区、项目县及项目

       第十七条  项目区是粮食自给工程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范围,统一称为"粮食自给工程项目区".第十八条  项目区的规划和设置:

       (一)粮食自给工程项目区,要以水系流域或地形地貌为中心,集中连片进行规划,形成一定规模,每个项目区的覆盖面最多不能超过10县(市);

    (二)项目区要根据地理环境或民间习惯进行大概念命名,命名要形象生动,要在项目区周边设置永久性的显著标牌,标明"国家立项╳╳╳粮食自给工程项目区",具体由项目县替省设置。

    第十九条  确定项目区的原则:(一)区内普遍缺粮或发展粮食生产潜力大;

    (二)适于改革耕作制度,发展本地缺口粮食品种种植。

    (三)与在建的商品粮基地县、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建设的项目区严格区分;

    第二十条  每一个投资期内,省只规划建设三个项目区,保证建设一片,完成一片,形成规模效益。

    第二十一条  项目县是"粮食自给工程项目区"实施范围覆盖的县(市),一一称为"粮食自给工程项目县",是对自给资金实行项目管理的责任单位,负责落实县及县以下配套资金,组织动员乡、村集体和农民自筹资金,组织项目实施,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确定项目县的原则:

       (一)规划"粮食自给工程项目区"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实必须涉及的县(市);

    (二)财政有匹配资金能力;

    (三)政府重视发展粮食生产,农民有种粮积极性、愿意接受种植缺口粮食品种。

    第二十三条  项目县经建设后,每元财政资金能形成不低于1公斤粮食或12.51缺口品种粮食生产能力。平均亩产比项目县建设前增5%以上,提高粮食商品率或自给率10%以上。

    第二十四条  粮食自给工程项目的建设内容:

      (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兴修小型蓄、引、提、灌工程,坡地改梯田,旱地改水田,培肥改土、节水灌溉,排涝、治碱、治渍;

    (二)农业技术推广;优良品种引进和推广,水稻旱稀植和抛秧技术推广,玉米地膜覆盖和配套栽培技术推广,耕行制度改革。

    (三)农业机械化:化肥深施、秸秆还田、精量半精量机械化技术推广小型新农机具购置的补贴;

    (四)乡(镇)为发展粮食生产服务所必需的仪器设备的购置,必要生产设施建设,必要工程管理设施建设;

    (五)县以下农业、水利、农机技术人员培训;

    (六)适当开垦宜农荒地;

    (七)晒场建设;

    (八)"高科技"粮食生产示范区建设。

    第二十五条  确定自给资金建设项目,必须从提高项目区、项目县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加缺口粮食品种种植面积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上什么。

    第五章  项目管理体系

       第二十六条  自给资金项目管理工作,由财政部门牵头,会同农业、水利、农机部门共同负责。

    (一)财政部门负责总体工作牵头的组织协调,主要职责是:组织农业、水利、农机部门共同商定项目区、项目县、项目的投资规模;按最终确定的投资规模安排年度预算指标,落实并保证配套资金足额到位;审查、汇总部门项目规划,组织农业、水利、农机部门共同审定下一级项目规划和共同审核报送本级项目规划;督促规划实施;拨付资金,汇审财务决算,监督资金使用管理,及时反馈项目资金使用情况;会同主管部门进行竣工验收;建立资产登记档案。

    (二)农业、水利、农机三个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编制、审查部门项目规划;组织督促项目建设;监督、检查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收集、整理编报各种技术资料、表册;配合财政部门监督项目建设中的资金使用;验收竣工项目;建立资产登记档案;进行年度工作总结。

    第二十七条  自给资金项目实行分层次管理。省的自给工程建设为总项目,项目区的建设为项目,项目县的建设为予项目。

    第二十八条  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共同组成粮食自给工程单位;省级财政、农业、水利、农机部门共同组成项目总承包单位。总承包单位向立项单位负责,立项单位通过审批项目规划的形式明确总承包单位的经济责任。报批立项的项目规划材料格式,由立项单位统一设计和颁发。

    第二十九条  项目县所在市的财政、农业、水利、农机部门为项目分承包单位;项目县的财政、农业、水利、农机部门为项目子承包单位。分承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子承包单位向分承包单位负责。总承包单位通过审批项目规划的形式,明确分承包单位的经济责任。分承包单位明确子承包单位的形式协议、合同等及内容,由分承包单位确定。

    第六章  项目管理程序

       第三十条  总承包单位根据立项单位确定的自给资金意向性投资规模,前一期项目区、项目县建设情况,项目管理情况,确定项目区、项目县及其投资规模。

    第三十一条  项目方案设计:总承包单位根据立项单位制定的项目区方案设计内容进行方案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项目县、项目的方案设计内容,方案设计工作由分承包单位和子承包单位进行。

    第三十二条  项目方案按下列程序评估论证:

      (一)由立项单位对项目区设计方案进行评估论证;

    (二)由总承包单位对项目县设计方案进行评估论证;

    (三)由分承包单位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评估论证。项目评估内容包括:

      (一)技术可行性;

    (二)组织体制可行性;

    (三)财务可行性;

    (四)经济可行性;

    (五)社会可行性;

    (六)生态可行性。

    第三十三条  单位对总承包单位上报的项目区方案进行审查批准。方案批准后,项目区正式建立。总承包单位对分承包单位上报的项目县规划方案进行审批。方案批准后,项目县正式确立。

    第三十四条  分承包单位次年4月底前向总承包单位反馈上年自给资金使用和粮食自给项目县建设情况。反馈内容包括:

       (一)项目县的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

    (二)项目县建设进度;

    (三)项目县竣工验收报告;

    (四)项目县的建设效益。项目县、项目执行情况的反馈及反馈内容,由分承包单位制定。

    第三十五条  项目检查验收按以下要求进行:

       (一)总承包单位要经常对项目县、对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参加重要项目的竣工验收。

    (二)分承包单位要经常对项目县、对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经常检查;项目县要对每一个竣工项目进行验收;

    (三)检查验收中发现未达到投资期整体规划、分年度实施计划、协议或承包合同要求的承包单位,实行扣减资金指标处罚;情节严重的,要建议有关单位给予责任者行政处分。

    (四)对圆满完成实施规划、协议或承包合同的承包单位,给予增加资金指标奖励;对在工作中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

    第七章  资产登记及档案管理

        第三十六条  粮食自给工程项目建设,要建立专门档案,对形成的资产逐项进行登记,按照固定资产管理的要求,保证资产完整、保值及长期发挥作用。

    第三十七条  粮食自给工程档案管理内容:

       (一)项目县及项目的设计方案;

    (二)项目县及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

    (三)项目县实施结果及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四)粮食自给工程的效益情况。

    第三十八条  粮食自给工程档案要明确专人管理,明确责任,做到规范化、制度化。

主办单位:北京京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页面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