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荐第十届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和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候选单位候选个人的通知 | ||
颁布单位 | 175 | 发文文号 | 人社部函〔2010〕51号 |
法规类型 | 其他 | 所属行业 | 100 |
有效与否 | 全国 | 发布日期 | 2010-03-04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保障)厅 (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国务院有关部门,有关中央企业:
根据《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评选表彰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我部决定今年组织开展第十届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和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评选表彰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本届表彰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表彰20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300名全国技术能手、100家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获奖单位和80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获奖个人。
二、中华技能大奖候选人原则上从历届全国技术能手中推荐。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也可推荐:(1)获得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并坚持在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2)在生产实践和工作岗位上贡献特别突出或实现重要发明创造的高技能人才;(3)在国际、国内重大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高技能人才。
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仍然从已取得省(行业)技术能手称号的人员中推荐产生。
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获奖单位和个人,原则上从企业和技能人才培养院校中推荐产生,主要包括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技工院校等职业院校、企业技能人才评价试点企业等。
三、各地区、各部门可推荐1至2名中华技能大奖候选人。
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根据我部分配名额,按2∶1的比例推荐。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候选单位可推荐1至2家。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候选个人原则上每单位可推荐1人。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把关,对推荐的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和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候选单位、候选个人排出优先顺序,并填写推荐表。申报中华技能大奖候选人和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候选单位时,须同时上报相关音像资料(具体要求另行下发),并鼓励上报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候选个人音像资料。
四、对各地区、各部门推荐的人选,我部将组织专家评议,经网上公示后确定。
五、请各地区、各部门按本通知要求,尽快组织落实相关工作,并将负责此项工作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于2010年3月15日前报我部全国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办公室。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和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候选单位、候选个人的相关材料请于2010年5月31日前函报我部全国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办公室,逾期申报无效。在组织开展评选工作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部联系, 并可通过我部门户网站(www.mohrss.gov.cn ) 和 中 国 劳 动 力 市 场 网站(www.lm.gov.cn)查询相关信息。
联 系 人:宋晨曦、贾伟一
联系电话:(010)84661073 84661071
传 真:(010)84661070
电子邮箱:jingsaichu2006@yahoocomcn
邮政编码:100101
联系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育慧路3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办公室)
附件:1.全国技术能手名额分配表
2.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候选人推荐表(略)
3.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候选单位推荐表(略)
4.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候选个人推荐表(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二○一○年三月四日
附件1全国技术能手名额分配表
一、地区
北京5人 天津5人
河北4人 山西4人
内蒙古3人 辽宁5人
吉林4人 黑龙江5人
上海5人 江苏5人
浙江5人 安徽4人
福建5人 江西4人
山东5人 河南4人
湖北4人 湖南4人
广东5人 广西3人
海南3人 重庆5人
四川4人 贵州3人
云南3人 陕西4人
甘肃3人 青海3人
宁夏3人 新疆4人
西藏2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人
二、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2人 民政部2人
国土资源部2人 住房城乡建设部2人
交通运输部3人 铁道部3人
水利部3人 农业部2人
文化部2人 卫生部1人
广电总局1人 林业局3人
旅游局1人 国管局2人
粮食局2人 烟草局1人
测绘局2人 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2人
解放军总后勤部2人解放军总装备部2人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3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3人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3人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3人中国轻工业联合会2人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4人中国商业联合会2人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3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3人
中国物理工程研究院2人
三、企业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3人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3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3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3人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5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3人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3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3人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3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3人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3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2人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1人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人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2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2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1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1人
东风汽车公司1人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1人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1人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1人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1人鞍山钢铁集团公司2人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1人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1人
中国铝业公司1人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2人
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1人中国航空集团公司1人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1人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1人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2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1人
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2人中国盐业总公司2人
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2人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 2人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2人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2人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2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人
新兴铸管集团有限公司1人攀枝花钢铁 (集团)公司 1人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2人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1人
中国西电集团公司1人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1人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2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1人